北京皮肤病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90623/7239999.html

“我们村后的山上有个泉岩洞。据老一辈说,抗日战争时期,有人曾逃到洞里生活。”近日,家住芝英镇岘口村的关永武致电本报,想请大伙去看看这个洞。

1日,艳阳高照,我们来到岘口村。关永武和他的朋友吕汉江、陆周斌早已在等我们。他们穿着长袖外套,手里提着一只装着长布条的大袋子,肩上还背着一个大水壶。

快到山脚时,关永武等人突然停下脚步,表情严肃地说:“去爬泉岩,一个来回四个小时,其中有段路像攀岩。你们要是害怕,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我们很认真地说:“只要你们行,我们就一定行。”

  发现一 听说抗战时有村民在泉岩洞躲避

刚到山脚,我们就看到一个面积约30亩的水库。一群人正静悄悄地坐在树底纳凉垂钓。

今年33岁的吕汉江介绍,村民将这个水库叫上坑水库,水库承载着村民们的快乐,所以村集体没有将这个水库承包出去,也不作饮用水源。

“我们的友谊也是从这个水库开始的。因为我们都喜欢游泳和爬山,常常结伴而行。今年7月,我俩结伴来水库游泳时,无意间遇到另一位村民周岩飞。他和我们说村里有个泉岩洞。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人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烧杀淫掳而到洞内暂避。”吕永武说,回家路上,他和吕汉江就决定去探一探泉岩洞。他们还向村里一些80岁左右的老人打听抗战时期到泉岩洞暂避的情况,得到的答案都是:有人在泉岩洞暂避,但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

沿着水库旁的山路,我们开始了探洞的行程。关永武在前面带路,一路东张西望,寻寻觅觅。原来,他们第一次结伴探洞时并没有找到洞,第二次打电话给曾去过泉岩洞的村民周岩飞,在他的指点下才找到了。为了方便下次探洞,他们返程时特意在路边做了记号。

从岘口村至泉岩洞,大约走了2小时的山路,我们来到山顶一块颇为平整的大岩石上。一阵山风吹来,可听见对面山上传来的阵阵松涛声,两座山之间是一条“鸿沟”,“沟底”建有凉亭,翠绿的竹子成片。吕汉江说,他们脚下踩着的这座山就叫泉岩,而对面就是石鼓寮景区。

收回远眺的目光,我们发现,岩石上长着数不清的像宝石花的“多肉”植物。陆周斌开玩笑似地说:“价格不菲的‘多肉’植物,在此就像满地的野草一般。也许,泉岩会因为这些‘多肉’而出名。”

  发现二洞内明显有人生活过的痕迹

到了山顶没见洞,这泉岩洞在哪呢?关永武指着岩石说,洞就在我们的脚底下。原来这块岩石向外突,站在岩石上根本看不到洞,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上山后没能找到洞的原因。

岩石到洞里还真难。岩石下面便是峭壁,要到洞里必须踩着岩石凹凸不平之处慢慢往下爬。此时,陆周斌手里拎着的布条起到了作用。只见他们熟练地在岩石不远处找了棵大树,布条的一端牢牢绑在树干上,另一端则绑在腰间,而后慢慢向下爬。一个人爬到洞后,另一个人将布条拉上来,重新绑在腰间向下爬。

站在岩石上往下看,我们感觉心惊肉跳。几分钟后,我们如法炮制来到洞口。第一眼,我们觉得泉岩洞是个“洞群”,洞口一个连着一个。走到洞内,我们才发现这里其实藏着一个大洞。那些洞口就像装修过的一道道“门”。洞里是全通的,面积约平方米,洞内最高处约2米,低处只有半米左右。

洞内的岩石缝隙间有鸟窝。洞口有块平整的大石块,有一处向下凹,很圆,四周也非常光滑。关永武说,这其实是个大石臼。我们细细寻找后发现,洞口一侧有石块搭建的灶台,洞壁有明显被烟熏黑的痕迹。搬开一些因灶台废弃不用后留下来的石块,可看见烧柴火留下的炭灰。

“上次我们来时很匆忙,没细看周围情况。依今天看到的情况,这个洞肯定有人曾在此生活过。”面对着这些新发现,关永武和他的朋友都很激动。

 发现三洞顶文字记载明朝正统年间的一段历史

“快来看,洞顶的岩石上有字。”我们无意间抬头发现头顶离地约1.7米的一块岩石上写着几行黑色文字。文字需要从上往下竖着读,从文理来看应该是从左往右读。因为年代久远,岩石风化,写在岩石上的个别字受岩石表面影响脱落,整段文字仍比较完整:

戊辰年七月,福建邓茂七作(乱)延至己巳年上元,各处强人生发杀人烧屋强捉女人并(抢)家财,于本年三月初三日,贼烧县吾约五十六家,共计男女六百余口,在此躲避至四月,六军到府暂得回(家)。己巳芝英应仕华记耳。

根据这些文字,记者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这段文字的大意。这段文字内容记载的是年,明朝正统十三年戊辰年(龙年),发生在福建的邓茂七起义。它是明朝建立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当时,应该有多村民在此洞内暂避。

“这会不会有人恶搞?古文应该是从右至左读的,可记载的文字明显从左往右读,这样才通顺。福建省的邓茂七起义,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是否也能影响永康?”有人对这段文字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可是,有人又觉得这段文字是真实的,如果不是避难者自己所写,谁也不会爬到山洞去写历史,而且写的东西都能与历史上记载的邓茂七起义一致,写着文字的岩石风化也说明了年代久远。

根据相关记载,当时在闽浙赣边界的叶宗留领导的矿徒起义军与福建邓茂七起义军取得联系﹐彼此呼应。叶宗留起义军将都御史张楷的讨伐官军堵截于浙江,邓茂七起义军乘机连破福建20余县,控制八闽,三省震动。明政府惊惶万分,于次年正月以宁阳侯陈懋为征南将军,率京营及江浙诸路大军共四万七千人前往镇压。

洞内记载的这段文字到底是真是假,请读者们谈谈看法,或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读者,攀爬泉岩洞有危险性,最好做好安全措施并结伴前往。

永康日报民生工作室供稿

记者周灵芝见习记者陈凯璐作者

颜悦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shihuaa.com/bshjd/7254.html